兒科專科醫生楊寶琪表示,有一名一直因肥胖問題求診的15歲青年,數月前放完大假後,體重突然由60多公斤急增至70公斤,抽血檢驗時才發現其空腹血糖值近9度(正常應少於7),確診患上2型糖尿病。
「他(患者)運動不多,但鍾意食零食、加上食好多飯、麵、肉類等,加上又食甜品,1日飲一、兩杯汽水都已經超標,除了肥胖,又不覺自己有何徵狀,所以他確診後都感到好意外!」楊稱。
事實上,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均無明顯徵狀。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創所主任陳重娥稱,待血糖升至高點,才有疲倦、口渴等徵狀,屆時胰島素分泌可能已跌至5成。
陳重娥強調,6成早發性患者均有家族史,父母罹患糖尿病人士,應及早於30歲後進行定期檢查。
倘延診10年 需更貴醫療費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教授蘇詠儀則指出,病人發病頭5年如能穩定控制血糖、血壓及膽固醇,8至10年後患併發症機率,遠低於控制不穩定的病人。
蘇提醒患者需把握「黃金五年」控制血糖、管理情緒及以藥物治療,以免身體長遠受糖尿引致的併發症破壞。
陳重娥指,早日確診治療的病人所付費用並不昂貴,只需服食一至兩種口服藥物、打針及定期覆診,療程每日花費幾十元;相反,若延診10年引發併發症,如需要洗腎等,將耗更昂貴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