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母乳媽媽的飲食

適當地進補催乳食品 媽媽的乳汁歸根結底來源於吃下去的食物,餵奶媽媽要講究食譜的科學性。大量資料證明,肉類、蛋類及豆製品類食物,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不僅可補充分娩時消耗的大量能量,而且為製造乳汁提供了大量優質原材料如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因此,哺乳期間不可偏食。 

要避免分娩後馬上開始豬蹄湯、鯽魚湯等高蛋白高脂肪飲食,這樣會使初乳過分濃稠,引起排乳不暢,分娩後的第一周內食物宜清淡,應以低蛋白、低脂肪的流質為主。此後可適當增加營養,可根據個人口味、平時習慣,適當多吃一些促進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鯽魚、鰱魚、豬蹄、雞及其湯汁,還可適當多吃些黃豆、絲瓜、黃花菜、核桃仁、芝麻之類的食物。 

但是,不宜大量吃味精,味精進入寶寶體內會導致寶寶鋅元素缺乏,妨礙體格與智能發育;不宜大量飲用麥乳精,因麥乳精有回奶作用。

在整個哺乳過程中還應始終避免食用含雌激素的食品,如雌性的動物、家禽和魚類等。這是由於在食用這些雌性食物時,會同時攝入過多雌性激素。初產婦體內的過量雌性激素會抑制催乳激素而導致泌乳量的減少。 因此,民間流行的產婦進補老母雞湯實際上是錯誤的。有經驗的老中醫會建議初產婦食用會啼叫的公雞來幫助催乳,泌乳量過多時則可適量食用雌性動物。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xyx2x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