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學生補習成風,港大教育學院教授貝磊(Mark Bray)今年進行調查,發現本港有45%中三生和72%中六生以不同形式補習。他指出,在舊學制下,學生多數在中五或中七才開始補習,準備會考和高考,但新學制「一試定生死」,學生因緊張及「人有我有」的心態,即使明知補習社質素參差,仍盲目自掏腰包不斷補習。
來自英國、曾於非洲、歐洲及本港從事教研的貝磊,專門研究和比較世界各地的教育制度,其研究世界各地補習風氣的著作Confronting 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至今已被翻譯成14種語言。他剛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未來將於亞洲以至全球倡導平等及優質教育的重要。
學者獲聯國教科文教席
貝磊研究本港補習風氣近10年,形容補習在港儼然成為一項「產業」。他早前訪問來自16間中學1720名中三及中六生,發現有45%中三生和72%中六生有補習。大部分學生因日校提供教學不足,其次是「人補我補」的心態令他們補習。
貝磊說,新學制下只得文憑試「一試定生死」,令學生比舊制公開試考生更緊張,加上補習社標榜提供試題和應考「貼士」等,吸引學生盲目報讀。他認為,本港主流教育制度和教師無問題,但近年日校教師工作不斷增加,無法照顧所有學生需要,補習可彌補上課不足。加上家長和學生不信任主流學校和教師,令本港盲目補習之風日盛。
七成中六生補習
他引述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近年排名,香港一直名列前茅,但現在無法分清這些優秀成績,到底是主流教育抑或是補習的功勞。相反,芬蘭、丹麥學生補習不普及,但學生一樣能在PISA中取佳績,證明補習並非必需品。
籲改善主流教育 重建家長信心
貝磊坦言,本港補習風氣難以逆轉,建議政府着力改善主流教育,重建家長信心,並考慮規管補習社的質量。例如韓國近年為打擊過度補習,出動政府人員每晚10點,檢查補習社是否按規定關門「熄燈」。但他說規管補習行業是「大工程」,相信政府不會輕易接下這燙手山芋,但為了長遠利益,政府仍應多行一步。
資料來源﹕http://hk.news.yahoo.com/新制-試定生死-加劇盲目補習風氣-211516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