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64% 年輕媽媽月使費不足三千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不少年輕的未婚媽媽,因未完成學業便要照顧孩子,生活壓力大。有機構訪問一百名年齡介乎十五至二十四歲的媽媽,發現有六成四受訪的年輕媽媽,每月只有三千元或以下可用,八成二人現在無工作,主要是因為照顧小朋友。機構建議政府,為年輕媽媽提供增設緊急生活援助和託兒津貼等協助。

阿然十五歲時未婚懷孕,被逼輟學,最後因與男方不合而分手,現時生活只靠申領綜援的家人,今天是兒子兩歲生日,阿然連蛋糕也買不起。「衣服是親戚的,弟弟用完到兒子用;屎片濕了,用耐一點才更換;奶粉要買最平,甚至飲少一點。」阿然有五兄弟姊姊妹,兩個弟妹仍是小學生,年紀最小的弟弟更只有兩歲半,再加上自己和兒子,男方既無提供任何經濟援助,每月只能靠父親的工資連綜援合共一萬一千元維持一家八口的生活。

兩成二男伴無援助

為改善生活,現年十八歲,學歷只有中三程度的阿然坦言,想過重返校園,但學校卻一直拖延無法入學。她亦想過工作,卻因為要照顧兒子而放棄。生活難熬,阿然說,「現在不能後悔,只希望他(兒子)日後生性。」剛滿十八歲的她打算搬離家中自力更生,租住板間房,好讓家人減輕負擔。

另一名媽媽阿儀十八歲懷孕,生下小孩後期望復學,但校方得知她有小孩便要求她停學,走訪九所學校才可繼續升學,後因家庭照顧小孩感壓力,始終無法完成高級文憑。

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風信子行動聯同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以問卷形式成功訪問了一百個年齡介乎十五至二十四歲的媽媽,當中十七歲或以下的媽媽佔六成七,結果發現,有六成四受訪者每月只有三千元或以下可使用;近三成人與男伴處於分手、分居或離婚關係;有逾兩成二的男伴及家庭均無任何具體援助。調查又發現,八成二人現時無工作,當中有九成四人的原因是照顧小孩;在「復學、繼續升學」及「求職、就業」方面均有一半人遇上困難。

學者倡政府設津貼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洪雪蓮建議,政府應針對有經濟困境的十八歲或以下年輕媽媽,增設緊急生活援助和託兒津貼,放寬申領綜援資格,並促請平機會關注學校不收年輕媽媽情況,維護她們在學權益。

資料來源﹕http://hk.news.yahoo.com/64-%E5%B9%B4%E8%BC%95%E5%AA%BD%E5%AA%BD%E6%9C%88%E4%BD%BF%E8%B2%BB%E4%B8%8D%E8%B6%B3%E4%B8%89%E5%8D%83-220953013.html